商界热闹非凡,人来人往。 第一个转播NBA的门户网站是搜狐。 后来,新浪介入,从搜狐手中抢走了版权。 然而,新浪当时并不具有排他性。 腾讯、乐视等仍可转播少量比赛,但比赛数量较少,自主选择的权力有限。 如今,富豪张鹅已经获得了转播权,开始付费直播。 年初,当腾讯刚刚获得独家版权时新英体育 英超,不少业内人士表示,如果想随意观看NBA直播,可能需要付费。 现在看来,确实是这样的。
付费观看体育赛事直播是否难以忍受?
事实上,腾讯并不是第一家尝试体育赛事直播付费模式的公司。 近年来新英体育 英超,不少企业围绕“两大目标”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。 先行者有天盛传媒、新影体育、百视通等。那么,那些摸着石头过河的先行者是否成功上岸了呢?
1、百视通:“盒子”无法容纳赛事付费直播
早在2009年,百视通就推出了多种形式的NBA付费直播服务。 两年前,它与NBA续约,获得了三个赛季的内容资源,并开始通过IPTV、OTT、数字电视、手机电视等四大屏幕转播NBA比赛。 百视通每年转播约1000场NBA比赛,几乎每场常规赛都有视频直播。
百视通IPTV的NBA高清频道年费299元,包月30元。 百视通和迅雷推出的红雷盒子也有NBA直播服务,直播数量和费用与IPTV相同。 不过,该盒子现已不再出售。 百视通表示,他们自主推出了百视通小红盒。 然而,屡次受到广电总局攻击的“盒子”似乎很难再掀起什么波澜。
此外,在移动端,百视通已于2013年与多家电信运营商合作,用户付费后可以通过手机网页观看NBA直播视频。 近两年,百视通推出了手机应用“百视通篮球”和“百视通”。 粉丝可以在APP上付费观看直播,但每天只有一场视频直播。
对于IPTV和移动NBA服务的付费用户数量,百视通表示不方便透露具体数据,但表示仅就IPTV而言,自2009年以来,每赛季付费用户的增长率都在30%左右。
2、天盛体育:“独食”无法消化赛事付费直播
说到付费观看足球比赛直播,中国球迷尤其是英超球迷最记得的就是五年前出逃的天盛体育。
2007年,天盛以5000万美元高价拿下2007年至2010年三个赛季英超联赛在中国大陆的直播权,并开始模仿天空电视台模式,成为付费电视运营的掘金者在中国。 天盛采取全额付费直播模式。 其仅在其运营的数字付费频道“欧洲足球频道”独家转播英超联赛,不向任何开鲁电视台分发版权。
在天盛付费频道,观众单月点播英超联赛的费用为88元,观看整个赛季的费用为1880元。 对此,粉丝不但不买账,还对天盛产生了敌意,感觉天盛是在抢劫。 据媒体统计,通过天盛观看英超联赛的中国大陆观众实际上只有3万。 与自由时代巅峰时期的3000万观众相比,中甲球迷缩水了近1000倍。
2008年,天盛公司全年亏损1.9亿元。 为了扭转亏损局面,该公司一路降低付款价格,同时将转播权出售给部分电视台免费直播。 但这种做法是不可逆转的。 2010年8月,操之过急的天盛宣布破产。
3、新影体育:吸取天盛的教训,“版权分发+付费直播”
2010年,IDG与新雅迪传媒联合成立的新影体育接手天盛,斥资超过3000万美元获得英超联赛在中国大陆三个赛季的独家转播权。 有趣的是,刚刚破产的天盛也获得了IDG的投资。 为了重新赢得球迷,重新培养中国观众观看英超的习惯,新影体育吸取了天盛的教训,与各电视台、网站签署了版权销售协议。 在这个周期中,英超又回到了免费电视转播的时代。
2012年,新影体育再次获得英超2013/14-2018/19赛季转播权。 合同的具体金额尚不清楚。 有媒体称至少5.7亿元,也有媒体称接近10亿。 如此巨大的成本投入,迫使新影在重建英超品牌的同时,必须尽快寻找适合中国市场的盈利模式。 于是从2013-14赛季开始,新影体育开始尝试版权发行+付费直播的模式。
以本季为例,新影采取了出售60%版权免费直播和40%自有付费直播的模式,将230场免费直播的转播权出售给腾讯、新浪和乐视。 同时,新影整个赛季在自有平台上直播了380场英超比赛,其中免费直播230场,付费直播150场。
今年8月,英超揭幕战曼联对阵热刺期间,新鹰体育官网及手机客户端在线付费用户超过50万,用户平均在线时长为80分钟。 此外,新影体育旗下新视界付费电视频道的320万付费用户观看了揭幕战。 截至2015年11月上旬,根据新鹰体育向虎嗅提供的信息,新鹰体育网付费用户数量已达近200万。
综合来看,在中国,经过先行者几年的探索,无论成功与否,看似站不住脚的付费观看模式正逐渐显现出破冰的迹象。 百视通、新影体育等付费业务也在慢慢发展。 那么,从积极的角度来看,是什么因素在推动这一模式向前发展呢?
付费直播活动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?
去年10月,国务院出台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相关政策,称将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,最大限度地“放松”企业。 政策一出,不少直播赛事的新媒体公司热情高涨,各家公司开始抢占体育赛事版权。 乐视体育于2014年12月上旬正式分拆为独立公司,错失NBA版权后,进行差异化竞争,进入吸引力较小的赛事市场。 现已拥有17个体育赛事版权; 腾讯不用多介绍,5亿美元无论是新浪还是乐视都是天价。
国内付费频道一直不温不火,互联网电视持续受到政策打压。 但体育市场不断扩大,CCTV5等传统电视频道限制较多、直播节目较少,已无法满足球迷观看比赛的需求。 在政策利好下,便捷、体验更好的网络(包括移动网络)视频直播逐渐普及,腾讯、乐视等互联网公司似乎已经走在了前面。 除了行业扩张和政策利好之外,体育赛事付费直播背后还有哪些推动力?
1.技术提升观看体验
其实粉丝想要的并不多。 我可以付钱,但请给我一个好的体验。 前几天身边的一些朋友还在吐槽鹅场的不人道,无奈成为会员后,这两天就开始炫耀1080P蓝光真的很酷。 你看到了吗,我不怕你收钱,就怕你收的东西不值钱。 上赛季,不少付费观看直播的用户抱怨乐视英超直播卡顿,付费后也无法享受观看比赛的乐趣。 粉丝们真的很生气。
如果流畅的体验是必须的,那么同样的内容,谁的制作水平更高,谁就会获得更多的付费用户。 在体育转播领域,提升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先进的转播技术和一流的解说人才。 如今,高科技已经成为直播党们追逐的法宝。 比如新英体育 英超,今年大热的VR技术已经开始运用在NBA的比赛转播中。 体育迷和科技迷为数不少,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喜欢尝试新事物。 炫酷的高科技能成为吸引用户的好方法吗?
2.支付变得更便捷
支付方式的便利是内容支付的催化剂。 当时天盛博英超表示要收费,但很多球迷不明白最终如何付费。 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,网上支付、移动支付都变得非常方便。 一键支付,立即体验。 无论如何,花银行卡和支付包里的钱是没有痛苦的。 #双十一剁手党哭晕在厕所#